根據《網絡安全法》規定,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
用評論、發帖、打賞。
請及時綁定,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。
只帶必須的,山地車騎行必備的10件裝備
出門騎車總得隨身帶點裝備,萬一爆個胎什么的還能搶救一下。對于經常去山里玩耍的山地車玩家而言,自然是恨不得背上全套工具。那不得行,我們還是要精簡一下裝備,只帶必須的,不帶多余的。本篇文章就列舉一些進山騎行需要攜帶的裝備,讓你進山無后顧之憂。
1、內胎
盡管真空胎已經非常普及,但是補胎液也頂不住大的破損。一條內胎在關鍵時刻還是很有用的,如果一條還不夠,就帶2條吧。
2、打氣筒
日常出行其實帶幾個氣瓶就夠了,方便快捷。但是如果有條件4+2出行的話,帶上一個儲氣罐也是很方便的,尤其是真空胎用戶。
延伸閱讀:《“4+2”出行,不一樣的騎行方式》
整一套BETO JetAir儲氣筒和One For All立式儲氣/打氣筒放在車上,去到天涯海角都不怕。
除了輪胎要打氣,山地車的避震系統也是需要精心調整預壓的。BETO Shock Black是專為避震器設計的打氣筒,最高氣壓可達300psi,而且還有高氣壓和高氣量模式可以切換,不怕擼斷手。
3、撬胎棒
在沒練就徒手扒胎之前還是乖乖用撬胎棒吧,況且有些撬胎棒功能還挺多的。
補胎請帶氣筒,氣瓶請換胎。血的教訓……
+1
0氣瓶請換胎是什么意思?
+1
0就是說,使用氣瓶由于一次性釋放,有時候不太適合補胎,因為補胎常常需要給內胎充一點氣去檢查破口或者測試是否補好了。氣瓶最好是換了新內胎時候用。
+1
1懂了,謝謝
+1
0竟然不帶TT 可當水袋 困扎帶
+1
0現在不流行TT了。很多都是帶油的,用起來很不方便
+1
0哈哈哈這樣說好像也沒錯
+1
1個人尾包里常年放著的東西。三個內六角,一個魔術扣和一小截鏈條,2~3個CO2鋼瓶,一個充氣咀(一定時間內可以多次放氣的),一個延長氣咀(50mm高框輪),一條內胎,一條外胎,一對撬胎棒,電工膠布,鹽丸,三個以上的2032電池和一個2450電池,一個眼鏡螺絲刀(帶十字一字功能)。一條導汗帶。
+1
0我懷疑你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賣氣筒
+1
0折疊外胎也帶才行額。。
+1
0廣州美騎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Magic Cycling Corp.2002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377號
粵ICP備12045810號